这就引出了儒家政治结构的核心内容,即层级和选拔,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了整个官僚体系和行使选拔权力的中央机构及其地方附属机构。
这就意味着,在今天,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教和道教既不能取代其他宗教,也不会被其他宗教取代。据上而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今天从整体上说,体现的只能是吸引力而非同化力。
中国传统制度,在满足古人的有序性需求和可预期性需求方面,与同期外国制度相比,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其中的科举制、科层制之类,更是在历史上领先于世界,并以其巨大的报答力使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二千余年之久。[19] 传统习俗与传统制度的命运差不多。正因艺术品必须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每种具有独特性的艺术品也就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享受,所以只有世界的艺术品越多样才越能带给人更多的审美享受。[15] 这些科学回答不了的问题,概而言之,既包括人类永远不能释怀的超验终极关怀,如生死、灵魂、来世、人生意义、世界意义、宇宙意义等等,也包括每个时代都会有的特殊性大问题,这些大问题因具综合性或跨学科性而难以被分门别类的具体科学所管辖,如核武阴云之下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网络生存问题、全球化问题之类,就是在当代社会才出现的大问题。传统社会的制度在整体上只剩下作为历史经验供今人借鉴的作用,仅有那些更微观、更细化的制度安排,即部门制度中的某些具体规定、具体举措及具体做法之类,才有可能被现代社会重新发现,或加以借鉴,或除尘启用。
不过现代人也要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或感受,也有自己的审美情趣,所以尽管现代人有时可以借助古人的艺术品如相关诗词歌赋之类来表达自己的即时情感,但从总体上说,传统艺术已不能成为现代人的情感倾诉工具,也不一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它在今天更多体现的是艺术的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因而现代人主要还得用自己的艺术创造来进行情感倾诉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在早期中国哲学,则是道、德、理、气、礼、仁、太极、阴阳、五行、大全,等等。[32]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二卷,第633-634页。
他说:我始终相信,孔子、列宁、罗素是可合而一之的。[15]在张申府,重新估价非常重要,其重要性相对于20世纪初叶启蒙运动来讲可称为新启蒙运动。此种格局不但限制了学术进步,而且也阻碍了文化发展。[22]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一卷,第190页。
保守主义思潮虽具体体现于保皇党、国粹派和保教派之不同阵营,但其核心观点却是基本一致的。张申府说:孔子是最可以代表中国的特殊精神的。
他说:由今日来回看,五四的一个缺欠是不免浅尝。[49]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二卷,第355页。[61]但是,中国文化不能满足于此,儒学亦不能满足于此,因为中国文化还须发展,人类文化还须发展。似乎要误尽苍生了,然而苍生岂肯受它误。
他说:历史上的孔子,究竟是不失其为‘大哉的。[52]之所以说中庸乃中国真正传统的见解,在于它已成为中国人的价值标准。[34]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一卷,第145页。[②]其三,儒学不适应现代生活,阻碍社会进步。
[23]在张申府,所谓孔家店有其限定的含义,其所指乃孔门儒教。[62]他还说: 中国学人于此,是有他可尽与应尽的责任的。
最高理想的社会定是仁的社会。进入 程志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张申府 儒学 。
[54]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三卷,第364页。那么,为什么不应发其精华,而弃其糟粕?而只乃对于过去的误用,徒作幼稚的反动?[41]为此,他还说: 为矫正打到孔家店的口号,我曾提出:打到孔家店,救出孔夫子,就是认为中国的真传统遗产,在批判解析地重新估价,拨去蒙翳,剥去渣滓之后,是值得接受承继的。他说:若以他(指孔子——引者)为万能,为全对,当然便错。积极地讲,它是指宣传和实践切实、客观、唯物的科学法。[62]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二卷,第633页。[31]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一卷,第145页。
[29]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三卷,第43-44页。张申府说: 尤其没有孔子所代表的仁,不但文化将不成其为文化,人也将不成人。
他说:孔子被历代帝王利用,也利用得够多了,够久的了。[64]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三卷,第182页。
所谓仁,期人之勿迫害己。不过,‘大哉也就是他最适当的称誉。
[48]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一卷,第297页。[⑥] 柳诒征:《论中国近世之病源》,第9页。[29]因此,要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应着眼于人的自然本性,修正误尽苍生的传统儒学。概括地看,这股思潮认为儒学存在三个方面的缼欠:其一,儒学服务于君主专制,为封建专制的傀儡。
[65]那么,这个时代的孔子所指为何呢? 就儒学的基本理路来讲,如前所引,张申府认为其乃一种人生哲学。正名所图则在:名为什么便应当是什么,真是什么乃名为什么。
满足这种标准,必是主客的会和,而不能偏于那一方,斜到那一隅。……至少就我个人而论,我以为对两口号至少都应下一转语。
他说:仁,首在活灵灵地感到他人。[①]其二,儒学违背人性,形成对人的道德压迫。
社会不过人的关系的集合。代表中国的最大人物,断然是孔子,而不是嬴政、刘彻……中国立国,所以立,可以立,或值得立的,应就是仁,就是中,就是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他说:近来对于孔子的信仰实在已失坠了。[44] 张申府:《张申府文集》第三卷,第364页。
在他看来,饮食男女四个字乃人的自然本性,故亦是社会的基本问题。张申府说:孔仲尼,孟子舆,总算很看到这个了,所以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有焉。
其二,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在全世界的盛行。其四,借尊孔以恢复民族自信等。
他说:一个国家要立国于斯世,必有所以立者,必有可以立者,必有值得立者,也可以说,必有其代表的人物。其三,在复古潮流下对思想重心的追寻。